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平台建设 >> 科研平台 >> 正文

平台建设

    山东省设施果树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源:实验室管理科   发布时间: 2017/9/15  浏览量17968 次

        批复时间:2014年
        批复部门:山东省科技厅
        平台简介:
        中心以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为依托组建,整合山东省设施果树科研力量,面向全省果树产业,注重技术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目前主要以德州馨秋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正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泰安惠农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天地园艺公司等作为研究中心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辐射全国。通过合作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成果转化、技术培训和合作交流等形式面向全省设施果树生产、产品加工和果品市场开展技术服务。中心将成为我省设施果树主要新技术、新成果的产生地、集散地,科技成果组装配套的工程化示范中心,科技对外交流中心以及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中心,将极大地提高设施果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速度,全面提升我省设施果树产业的工程技术水平,对全国设施果树产业的发展也将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心建有1000m2现代化连栋温室和1000m2高光效简易试验温室,拥有山东省果树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果树栽培育种实验室、设施果树生物学实验室、设施果树生理生态实验室,拥有科研仪器设备100余台(套),价值400余万元。建有国家外专局“国外果树良种引进与开发”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的“国外果树良种保护地栽培示范园”、农业部黄淮海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星火培训基地——山东省果树技术培训中心等。
        中心重视高端人才引进,固定人员的培养,鼓励人才流动,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顾问和客座研究员。目前,专职科研人员134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2人,博士28人、硕士64人,已经形成一支学术层次高、学术骨干突出、人才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协作攻关和创新能力强的研究队伍。
        工程中心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设施果树研究搭建了基础平台,承担了多项科技计划项目。2016年,中心在课题申报,成果奖励,论文著作,知识产权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16年新立项各类科研项目31项,立项总经费约911万元。新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果品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1人,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省农业良种工程3项,省基金2项,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3项,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任务3项,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及良种工程6项,院青年基金9项、院重大成果培育计划1项。鉴定成果3项,验收课题2项。申报品种审定17个,正在评审中。选育果树新品系(优系)50份,引进国内外资源30份。申请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国家授权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共发表论文72篇,其中国外刊物发表5篇,SCI收录4篇,在国家一级学报发表论文7篇,二级刊物9篇。
        自工程中心开始组建以来,重点开展桃、杏、大樱桃、草莓、葡萄等果树的良种繁育,特别是适宜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并选育适应性广、亲和力强的砧木。研究制定主栽果树优质高产高效果品设施生产工程技术体系、设施果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等。中心将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工程化开发技术体系,实行区域化栽培,推进规模种植,实现设施果树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大适宜设施栽培的果树名、特、优专用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力度,丰富设施栽培果树的品种组成,按照适地适树、适应市场、优质高效的原则,合理搭配不同成熟期品种,调节果品上市时间,延长市场供应期,拓展利润空间;建成优质、高产、高效设施果树生产示范基地,带动设施果树专业化生产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