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所
本所简介
现任领导
管理科室
创新团队
本所动态
综合动态
科研进展
财务管理
政策法规
媒体宣传
通知公告
科研创新
学科建设
科技成果
知识产权
论文著作
科普教育
平台建设
科研平台
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
人事人才
人才政策
研究员
副研究员
成果转化
基地建设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支部建设
廉政建设
文明创建
群团工作
青年之家
专题学习
落叶果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平台建设 >> 科研平台 >> 正文
平台建设
山东省干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源:
实验室管理科
发布时间:
2017/9/15
浏览量
:
9524 次
批复时间:2006年
批复部门:山东省科技厅
平台简介:
中心依托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整合省内干果科研力量,重点开展枣、核桃、板栗、柿我省四大主要干果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创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贮藏加工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具体研究内容为:
核桃项目:集成创新泰沂地区郁闭园改造及配套土肥水管理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用冬夏季相结合的改造策略,根据果园的郁闭程度,重点推广抬干、落头、缩剪和间伐等技术进行有效改造,合理调控果园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改造后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复壮树势,采取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手段,建立病虫害预警机制,指导科学合理用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改进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在沂源、沂水、蒙阴、邹城等地开展试验示范。
板栗项目:开展新种质创新,采用种间和种内杂交、远缘杂交等方式进行新种质创新。开展高效肥水研究:进行了不同覆盖物对土壤生态因子及板栗生长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微生物肥对板栗微生物、碳量、坚果营养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微量元素肥对板栗树体及坚果中N、P、K及主要微量元素(Fe、硼、钙)的含量,及含糖量、水分、淀粉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研究。开展生理研究:以叶面喷施为主要方法,应用外源NaHS处理等进行了干旱胁迫下对板栗幼苗的缓解作用研究,研究不同浓度NaHS处理对板栗光合作用,叶绿素,生长、呼吸代谢的缓解调控,探讨缓解板栗干旱胁迫的相关研究机理。
枣项目:收集引进秋美、昌云枣等优良枣资源9份,保存于五果园枣资源圃。将15年繁育的26个优系苗木共1080株,移植五果园,进行性状调查。嫁接15年新选15-1、15-2等12个优系苗木2000株。开展枣树树形、肥水管理、枣头枝摘心对树体生长、提高坐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调亏灌溉对冬枣蔗糖合酶影响及机制研究,开展金丝4号亲本鉴定工作,以♀冬枣×♂金丝4号F1代群体为材料,开展枣树遗传图谱构建及性状QTL定位研究,开展以枣树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为中心的相关工作,以及枣功能性成分开发工作。
柿项目:开展富有系甜柿不同砧穗嫁接亲和性研究,初选出富有系砧木2份;开展配置柿杂交组合9个,现保存杂交苗6100余株;应用田间自然感病及人工接种的方法,对部分种质进行了炭疽病抗性鉴定,获得抗炭疽病种质1份;在莱芜钢城、济宁邹城开展了现代柿树肥水一体、柿园生草栽培;对柿侵染炭疽菌的不同时期进行了转录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