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动态 >> 正文
10月25日至26日,中国式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学术交流与观摩会在山东泰安举行。会议由我所、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花果管理岗位与泰安综合试验站、省现代果品产业技术体系、农业农村部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省现代设施果树技术创新中心等联合举办。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陶吉寒出席活动并致辞。会议邀请省科技厅原一级巡视员于书良,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王涛教授等领导专家30余人。我所副所长、省现代果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沈广宁主持会议。
陶吉寒在致辞中指出,中国苹果现代标准园建设是果树所在先后取得“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和‘玫瑰红’、‘鲁丽’等重大品种育成的基础上,联合优势力量不断开展的苹果产业现代化模式创新。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果树所科研创新团队的优势,加大创新力度,在果树新品种新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为加快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学术交流会上,于书良在发言中肯定了我所在探索中国式苹果现代化宜机化栽培新模式方面取得的工作成就。他强调,在当前果树栽培模式转型十字路口,研讨新技术新模式,并进行中试落地,对理清山东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具有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学术报告与交流讨论环节,针对新时代中国式苹果产业发展共性问题,围绕“苹果产业发展方向、果园机械化、苹果新品种与栽培新模式和高光效新树形”等交流研讨,总结凝练出未来果园转型方向为“机械换人、环境可控、数字智能、绿色高效”,即果树产业“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绿色化”统筹高效发展。
会议观摩了我所与山东巴富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高光效宜机化多主枝篱篦形苹果示范基地。王涛和国家苹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李林光分别介绍了苹果新树形新模式的发展方向、理念思路和整形修剪效果。
参加会议专家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省农技推广中心、泰安市科学技术协会、烟台市农业科学院、省农机院、省果树所、山东巴富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高校、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撰写:王金平 核稿:张勇)